上一篇我们讲了,什么是「技能学习和提升」的跟踪系统,以及为什么需要它,先简单回顾一下:
「技能学习和提升」的跟踪系统 是一套包含可变更的计划表和需迭代升级的工作手册、指导方法。目的是为了不让自己失去目标、动力和方法而导致失败。
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一下,如何按照菜谱,一步一步建立自己的「技能学习和提升」的跟踪系统。
SETP1:确定时间和技能表。
SETP2:找个技能开始学习。
SETP3:不断复盘迭代调整。
SETP1:确定时间和技能表
首先,列出所有想学或者必须学的技能。
不用考虑或者顾及太多,这就是一个技能名列表,比如:冥想、瑜伽、PPT、烹饪、写作、画画、编程……
把想到的都全部列出来,不用考虑自己是否真的想学,或者有没有时间和能力去学,先把自己的欲望完全暴露出来。
第二,合并技能栏清单。
根据自己的理解,对这些技能进行分类。
把你认为是“同类别或一个领域”的技能分到一组。这一步很必要,因为这是尝试构建自己“技能树”。
从“技能清单”到“技能树”,相当于把零散的点连成线。把关联的内容放到的一起,更容易发现整个体系的特征。
你可能会发现“主副职业”,关联点越多的分支,不是你非常渴望的,就是你当前最需要。
在这一步,你可以删除很多已经“重复”或者“相似”的技能;也可以删除哪些,你觉得不太需要的技能。
服从你的天性,你想学的,才能学的好,只要自己觉得对就好。
第三,确定自己关心的一些属性字段,并对一些名词写好注释。
除了计划表中一些必须属性字段:“目标”、“推进状态”、“时间”等信息外,你可能还会对其他信息感兴趣。
比如自己当前的水平,打算什么时候开始,又打算花多少时间推进任务、打算投入多少钱或者资源来完成这个任务。
往往这些都是很个性化的,你根据自己的需求删减。
如果你使用一些名词来描述某种状态或者程度,特别是一系列简单或者容易产生误解的名词时,一定要对这些名词添加描述或注释,否则,过几天自己分不清楚了。
比如,我对技能“水平”(掌握程度)分为:“不懂”、“认识”、“知道”、“萌新”、“熟练”、“大佬”。
你看到这组描述,大概能理解高低程度,但对于“认识”和“知道”是不是容易迷惑谁等级更高,各个等级又具体应该对应哪种条件?
别说你,不看自己的注释,我也很会迷惑。
于是,我又尝试新的表述:“一知半解”、“眼高手低”、“勉强上路”、“出入江湖”、“游刃有余”、“举一反三”。
虽然好点,但是还是有些词很难理解,对吧?
但如果你在计划表前面或者后面,放一组类似下面图片中的描述,这个问题是不是就简单了呢?
完成上面的步骤后,你可以根据自己情况,把这个计划表完善出来。可以是 Excel ,也可以是手账本、也可以是 Notion 、FlowUs、思源这类的笔记软件。
任何一种你熟悉的记录方式都是可以的。
下面是我计划表的部分截图。完整的计划表链接:notion,flowus
【FlowUs 息流】2022-2027年「技能学习和提升」跟踪系统) ,欢迎各位大佬留言交流和斧正。
SETP2:找个技能开始学习
一开始,你可能没有或者只有一些老的学习方法,这其实并不影响,只要开始学就行。
当然,你也可以简单了解认识一下“GTD”、“OKR”这些任务管理方法,也可以搜一下“如何学一门技能”、“如何系统性自学”,去补充自己的“弹药库”。
简单而且快速的浏览一下高赞的回答,找到几条“戳中”你的方法,然后试着执行下去。
接着,从你的计划表里,找出一两个“时间短”、“工作量少”、“难度简单”的技能开始学习。
尝试用的你方法——无论是刚学到还是以前的,去实践和验证它。
最后,输出一篇小小的文字,来谈谈你对它的理解、学习过程遇到难点、在什么地方可以复用。
并且尝试和身边或者网上的朋友分享和交流。
例如,一个简单的技能学习任务:“什么是GTD,以及怎么使用GTD”。
但切记,不要为了“学习如何学习”而花费太多时间。个人经验,大招前摇时间越长,越容易被断。往往会因为只有“理论”而无“实践”,导致“弃坑”。
从自己的技能表里,挑一个去试运行你的跟踪系统吧。
边学边看看,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,发现并记录下。
记得输出!个人建议,每学完一个技能,都应该总结,每篇学习笔记,不仅是你知识库的一部分,也是你的美好回忆。
SETP3:不断复盘迭代调整
技术和工艺,都是在不断复盘和迭代中进步的。
因此,学习技术和工艺的方法,对技能本身和所在领域的认知,也是在不断复盘和迭代中变化的。
还记得前一篇文章提到的“工作手册”吗?
我个人觉得,这是跟踪系统里,最重要的部分,甚至超过计划表。
因为“工作手册”是输出的一个汇总,是你系统性的思考和阶段性的复盘,是你个人的“知识库”和“Wiki”。
但是应该如何复盘和建立自己的“工作手册”呢?
个人还在学习中,就不在这里班门能斧了。不过,还是想简单说一下自己现阶段的理解:
第一,找到上一阶段自己觉得很别扭或者不舒服的地方。
可能是让你时间非常紧张的点,或者是让你非常疲惫的方式,也许是让你觉得“脑壳痛”的方法。
记下来了,想一下当时的场景和自己的预期,然后自己找找解决办法,可以搜方法,可以问人、看书或者视频。
第二,找到上一阶段自己觉得非常想和别人分享的地方。
不管是想吐槽,还是想自夸,还是想分享经验,都可以写出来。
建议发到网上和别人讨论,如果发朋友圈不好意思,可以发知乎、微博等社区。甚至,你还可以发相关的QQ群或者微信群里。
第三,回顾你的计划表,看看有没有可以调整和变更地方。
第四,建立 FAQ ,列出学习过程遇到的问题,以及你解决的办法和步骤。
试着对多次重复遇到的问题,建立“模板化和步骤化”的解决方案。
比如,我每次写类似文章时候,都是按照“是什么”、“为什么”和“怎么做”的思路设置大纲,并填充内容。
最后,任何计划和方法都是要落地的。而落地的关键是认真的去执行,而不是只停留在“嗨计划”的状态。
不要反复的做计划和规划,也不要一口气规划3年、5年每天都要做什么。
相信我,大部分人都没有这个能力,包括我自己。
我们可以设定一个三年~五年的大目标,甚至可以切分出几个里程碑到每年里。
但是,我们最好只专注于今天、明天和后天,这周和下周,从这些小一些的时间力度,开始做计划。
一开始,不要迈太大步子,先学会走或者是爬。
(首发于知乎)